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

夏金城跟小明嗶嗶嗶 (糊賢亂語@經濟日報 2011年1月13日)

夏金城跟小明嗶嗶嗶

除了騎呢好笑之外,我實在無法解釋為何《小明上廣州》和《嗶嗶嗶》會熱爆全城!

無錯,圓潤可愛的李醫生在搖曳唱歌和狼狽地 rap 著急口令,的確得意;謝金燕以性感眼神和誘惑舞步熱唱著錯音的廣東歌詞和「誰的老母」,的確爆笑。但以歌論歌,兩首歌算是什麼?

《嗶》還好一點,音樂製作相當認真,但歌詞除錯音得嚇人外,內容還堆砌得聽罷看罷也不明所指。《小明》則唱不悅耳,拍子鬆散,製作簡陋,連音樂這一環也稱不上到位(難道兒歌就可以這麼甩漏?《彼得與狼》也是兒歌啊!)。歌詞上,究竟是硬銷高鐵?撐廣東話運動?廣州旅遊雜誌?還是鼓吹不分青紅皂白的和諧?語焉不詳,隱隱晦晦,到底是魔鬼暗藏於兒歌包裝裡,還是真的旨在胡扯搞笑?

奈何,事實證明大眾只是五行欠笑,遇上百年一遇的笑料時,即使有多無聊或不知所云,還是會如久旱逢甘露般報以喝采和驚人的點激率。這再一次提醒著創作人,這年代只得兩條路:想作品大熱,就千萬不要認真,更不要勞煩別人用腦,最好是盡情搞笑,愈騎呢愈;想認真做點事的,則必需接受永遠留在小眾的命運,因為只有小眾共鳴,大眾永遠看不見,不管你有多用心。

當然,如果道行高得能將兩路合而為一,把認真訊息隱藏於笑料中,做到「Gag之有物」,則功得圓滿,升上神。

相比以下,我還是喜歡夏金城的《逼巴士》,起碼它反映時代,令人笑中有淚。

(夏金城《逼巴士》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7JjqImYSeI

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

港孩1.0 (糊賢亂語@經濟日報 2011年1月6日)

港孩1.0

嚴格來說,我也算是第一代的港孩,堪稱港孩1.0

生於七十年代,父母皆為中學教師,有樓有車,屬小康之家。自小由本地鐘點女傭照顧的我,生存能力低(如到初中才懂得「呻鼻涕」),責任感全無,倚賴成性,目光如豆,獨立思考欠奉。

後來在大學時代參與和組織了不少學生活動,又經歷六四,才不知不覺間培育了一份離家出走的反叛。所謂「離家出走」,並非字面上的離開,而是一種對權力的質疑,和對獨立的渴求。

大學畢業後,離開了老家和朋友租住舊式洋樓(魚涌那些一排過的舊樓),打工自生自滅。一路走到今天,算是成功轉型。

父母經濟許可,必然會厚待孩子,在我成長的年代如是,更何況在今天?所以,造就港孩的成因不難理解,「港孩」更很可能是一大部份現代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,問題不大。關鍵的,反而是他們在這過程中有否發生「離家出走」的突變。

曾聽過現在有些三十多歲已婚者仍寄居老家。當然,在樓價物價高企的今天,自立門戶談何容易?何況節儉是美德,省錢何罪之有?但換轉是我,未結婚已巴不得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地,要是租屋又何妨?1.02.0的分別,可能在於有沒有那份「離家出走」的衝動。

司徒華先生走了。一日他遺願未酬,一日棒子還是會傳下去。但若這棒子傳到港孩2.0,它又會否太沉重,最終如石沉大海,不知所蹤?

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

化療藥 (糊賢亂語@經濟日報 2010年12月30日)

化療藥

今時今日,如傳媒(泛指傳統和網絡媒體,包括討論區)有心要寫死一個人,實在易如反掌。例如報導說某藝人搞婚外情、某政治人物四出溝女、或討論區一句狠批哪首歌曲難聽,不管有理與否,印象已植入讀者腦中。印象一成,即使當事人日後辯解亦非常蝕章,難以翻身。

無辦法,資訊太多太快,大部份讀者無暇消化。尤其當面對如政治或娛樂這類認為不太切身的消息時,他們懶得求證。久而久之,腦袋積聚的一堆印象便成為事實。

客觀報導?說笑吧!今天,部份傳媒為了促銷或宣揚幕後老闆的議程,不論起題、用字和揀相也機關算盡,有時甚至作新聞也在所不計,務求將立場明示或暗示給目標讀者群。曾聽過有些編輯先作了故事,然後選取手頭上合適的相片和資料,再堆砌跟故事相符的「報導」。結果?報導的可信性不得而知。肯定的,卻是製造了一堆印象。

控告傳媒誹謗或讀者罷買罷看,理論上可以起制衡的作用。但論訴訟,一個普通人如何跟財雄勢大的傳媒集團消耗金錢和時間?罷買罷看?多少曾作過劣質報導的媒體,到今天依然屹立不倒?在這個大家放工已累得不想用腦和「認真你便輸」的世代,理智始終不敵這些隨街可見的冷消息。

無奈是,權力始終需要傳媒監察,即使傳媒操守如何敗壞,也不能讓新聞自由的旗幟倒下,情況就如對抗癌症,必需要忍受化療藥的副作用一樣。

要求傳媒自律似乎很難,寄望讀者批判思考更難。在這氛圍下,只好互勉一句:以後醒定點做人!